下午四點放學的鈴聲響起,
孩子們背起書包就往家跑,
最喜歡這個時候,
父母下班,孩子放學,一群人在門口做游戲。
可是有個小男孩不忍浪費一分鐘,
快步到家就“扎”進屋里......
來自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。
今年12歲,正是好玩好動的年紀。
而他的“閑不住”卻是因為自己的一個大計劃。
Campbell跟媽媽來到醫(yī)院,
看到受病痛折磨的小朋友,
年紀小小的Campbell心中最柔軟的地方,
好像被刺中了。
可是有九個孩子的媽媽真的負擔不起這么多,
不得不拒絕了他的請求。
在圣誕節(jié)前,
將365個玩偶送給,
在醫(yī)院和慈善機構(gòu)的小朋友們。
還給自己的計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,
Campbell365。
拿著賺來的錢又興奮地去“補貨”。
時間一天一天過,Campbell越來越熟練。
媽媽尷尬的撓撓后腦勺,
顯然這把媽媽也給難住了。
現(xiàn)實畫圖,然后裁剪布料,
再接著鎖邊,縫紉......
縫紉機“嘟嘟嘟”的響聲,
三年來,沒有一天間斷過。
這不單單只是一個娃娃,
更是在黑暗中撫慰心靈的一種溫暖吧。
難過,疼痛,委屈,
全部訴說給Campbell送來的泰迪熊聽。
臉上露出幸福的表情,
成為他堅持下去***的動力。
已經(jīng)送出超過1000個毛絨玩具的他,
更堅定地要把這個計劃永遠做下去。
他邀請他們來到自己的工作室隨意挑選。
不過,小小的他知道,爸爸痛了。
他能想到最有效的治愈就是,
為爸爸做一只泰迪熊。
越來越多人知道,愛心傳遞的越來越遠。
Campbell制作的泰迪熊被送到了巴黎和布魯塞爾,
送到那些受炮火戰(zhàn)亂傷害的兒童手里。
工作室被堆得滿滿的。
開心的合不攏嘴。
清一色的稱贊。
并沒有打亂他的生活。
依舊上學,做家務,制作玩偶。